材料:
老薑 1 kg;豬手 1 對 (約 1kg);雞蛋 8 隻;甜醋 7 杯;「品珍」白米醋 1 杯;薑片 3 片。
調味料:鹽1 茶匙 (炒薑時用)。
做法:
1. 薑去皮洗淨,吸乾水份,切厚片,用刀拍鬆,白鑊炒乾水分,炒時略放幼鹽同炒。
2. 豬手以小刀刮淨後軟件,用清水洗淨,瀝乾水份。
3. 將雞蛋洗淨,放入鍋內,加清水蓋過雞蛋面,用中火煮滾後,恰約 5 分鐘,取出雞蛋,以冷水浸凍,去殼待用。
4. 豬手放入滾水中,加薑片 3 片,煮 20 分鐘,撈起待用。
5. 將薑,添丁甜醋,白米醋置於瓦煲內,煮滾後,改用慢火再煮半小時,方下豬手,再煲個火小時至豬手酥軟,最後將雞蛋加入煮滾後停火,浸數小時便可供食。
註:
1. 炒薑時放些鹽可使薑減去辣味。
2. 豬腳薑是產婦之補品,如孕婦未產時,預先煲定薑醋,不要下豬手煲。雞蛋蒸或烚熟,連殼一起放落醋中和薑一齊煲,煲約 1 小時,冷後,封密,待產後再加豬手。
3. 雞蛋寧神,薑袪風,豬手健腰補腳
通常 臨床上較建議給自然生產的孕婦,若開刀生產,豬腳薑就太補了,不適宜坐月期間服用。
另外 其實說是坐月期間, 到不如更強調在 坐月後期服用
廣東當地的醫師也都強調這點
因為雖然補身歸補身 但也不能補錯
一來產後初期多數體質較為燥熱 炎症反應存在著
使用豬腳薑這樣的食補 並不適合
而來 現代人 說真的要虛中之虛的很少
豬腳薑的卡路里極高,有豬皮又有蛋黃 對均衡營養這件事來說 只是加多負擔。
就療效上 剛生完排惡露已有生化湯 若在加進姜醋 只是抵消療效和徒增收澀 讓惡露牌不淨
因此實在不是有太多多過壞處的好處
反倒是產後婦女在家休養28到四十天,坐月後期,藉此補充流失養份。
加上好吃是她受歡迎的另一個因素 能增加家中親友的情誼。這似好處就多很多了。
我其實也遇過不惜慣吃豬腳姜的產婦 滿臉為難的問我是否非吃不可,我想這樣有著酸、甜、辣的味道,對非廣州人來說,也的確不是人人碰得的 其實專業上分析 也的確不建議產婦產後非得進食。
豬腳薑的作用其中之一是下奶。但要連汁吃才有效果。 有過甜醋選錯的 或只吃料不喝醋水的 都是徒然。
另外 也有預過因為喜歡 抓住這機會猛吃 這也很不好
原本產後飲食便以清淡為宜 再循序漸進,而豬腳姜 醋汁是高飽和脂肪食品 吃的時後不知肥膩 使產婦不自覺多吃的狀況不少。天天吃的結果,哺乳時的寶寶大便次數增多並便便又粘又膩。要是新手媽媽 又不了一陣忙亂是免不了一陣忙亂 其實哺乳的母親只要停止吃豬腳姜就好。
重點是 這不是非必要吃不可 現今物資條件下有太多替代物可循 要說下奶和補鈣,完全有其他食物可以取代。比方下奶的食物還有花生、章魚、木瓜等 這些食材燉煮豬腳也好吃又下奶,酒釀蛋或客家甜酒釀裡面也有大量的薑,驅風作用一樣好 。補鈣食品不用說 脫脂奶、低脂奶、豆奶等替代,多數哺乳期的產婦或補充品裡也多數含鈣。
豬腳姜看到很多媽媽會不斷‘翻煲' 就是反覆翻煮 其實這樣也有變質的機會,要小心存放 平日的冷藏保鮮不能忽視 尤其和生寶寶 坐月的季節有關 如果只是一寐的聽信坊間認為非吃不可 這實在有在心中打問號的必要性。
如果非吃不可(外因...) 我強調再三 量和時間是重點 最好 有專業評估作為基礎考量 .